近年發達國家人口老化和癡肥兩個問題備受關注,就如近日因提高退休年齡導致法國全國騷亂,可見這些人口因素實在對政經環境有莫大影響。至於經濟及投資方面,又有何關連?本文從此兩個角度著手,嘗試在不同國度中尋找在這方面的潛在贏家。
先進經濟國快速老齡化 亞洲亦緊隨其後……
隨著勞動人口的迅速老化,全球不僅面臨生產力下降,兼要應付醫療保健成本急增的窘局。歐洲和北美的勞動人口比率已早於十多年前達到峰值(見【圖一】紫線和黑線),表明在此兩經濟大洲,生產力的黃金時期可能已經完結:
圖一:歐洲/北美的勞動年齡人口已比例見頂下跌,亞洲則在2020年代中期前仍有升幅 |
與此同時,亞洲和南美洲的工作人口比率至少在2030之前仍會上升(橙線和紅線)。而非洲則在至少未來30年都繼續受惠於勞動人口的增加,真是一片向好。
從另一角度看,人口老化在歐洲亦最為嚴重,在2020年至2050年間老人比例(65歲以上)應會大幅增長近10個百分點至29%,另一極端的非洲卻增長不到3個百分點至一個比歐洲1950年代還低的比例,簡直匪夷所思:
圖二:歐洲垂垂老矣,未來活力難有起色 |
過度肥胖 漸成常態
勞動力以外另一衡量經濟活力的人口因素可以是人民的健康狀況。而其中一個廣泛使用的衡量標準是肥胖率——一般來說,越是肥胖的個人,經濟上多較被動,也容易生病(如心血/糖尿之類)。不幸地,先進國家(即歐洲和北美)在肥胖人口的比例方面再次處於領先地位,如【圖三】所示:
不幸地,香港的肥胖指標也在飆升中——BMI指數25以上的比例從2004年的21%上升到2015年的30%(見【圖四】)。就算年輕年齡群也難逃厄運:其肥胖率在同期亦從16%急升到20%(見【圖五】):
圖五:香港中學生超重及肥胖亦難樂觀 |
肥胖拖低工作效率?
為了確定過胖是否確實影響經濟效益,需要將因病缺勤和肥胖並列分析,以觀察是否存在因果關係:
圖六:肥胖似乎與因病缺勤有關 |
雖然可能需要進一步研究來確定肥胖水平是否與經濟好壞有因果關係,但歐洲各國2020年在高肥胖率與病假日數之間確實存在明顯的相關性。事實上,這一結論得到了其他研究的支持,例如世界肥胖聯盟預測癡肥/過肥給全球經濟帶來負擔將從2019年佔GDP的2.2%上升到2060年的3.3%。
避免投資於衰老/過肥的市場
在常見的2×2矩陣中結合這兩個變量,可得出【圖七】所示的分佈,其中:
·
紅色標記表示老年和肥胖人口皆高比例的國家,主要成員多是歐洲/北美的經合組織國家;
·
而在另一極端綠色標記表示肥胖率低和人口年輕的國家,主要接近赤道的發展中國家;
·
在這兩個極端之間其中一個分支則是年老而瘦削的人口(橙色標記),主要位於亞洲富裕地區;最後
·
年輕但肥胖的片區則不出所料地以中東油國為主(藍色標記)……
雖然以當前肥胖/衰老狀況可以判斷投資方向,但未來此兩變數的走勢對投資回報潛力更具實質意義。有見於此,下圖採用了未來預測的老化及肥胖趨勢以作對比:
圖八:未來十年高齡比例與肥胖率的增長分佈 |
再以同樣的顏色類別分類,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
年老體肥(紅色標記)人口增加最多的國家,以北美國家為主,加勒比諸國亦表現突出;
·
另一極端(綠色標記)主要是東歐和北歐國家;
·
在此兩極端之間,在快速老齡化但卻「保持健康」的(橙色標記),仍然由亞洲發達國家獨佔鰲頭。
上述研究最明顯的趨勢必定是經合組織國家,尤其是北美將面臨最大的挑戰(前提是各年齡/體重趨勢的預測是正確的),而活力充沛的赤道和東歐發展中國家則更具潛力——是否新興經濟體稱霸的時代終於到來?
投資向東走、向南走……?
如果最佳現狀(赤道國家)及最佳前景(東歐)與股票市場估值廉宜(相對標普500指數而言正創歷史新低,見【圖九】)一併考慮,確實令人嚮往投資既年輕又健康的新興市場……
圖九:新興市場股票與標普500指數(代表發達市場)創下歷史新低 |
筆者特別鳴謝香港大學財富管理系王羿丰同學及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科技系蘇家俊同學協助收集及整理本文相關數據及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