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外政策係開放城市嘅喪鐘

呢排特首認真唔易做,其他唔提,淨係行政會議內嘅麻煩都接連上映:繼早排發叔漏報私人利益唔被處分惹來非議,前日連張炳良都出嚟與政府既定政策大唱反調,話要復辟居屋,再打集體負責制一大巴掌,喺政府民望最低、最需要行會班子支持嘅時候器械,向政棍嘅短視搶票政綱投降。

任何稍明經濟原理同公平原則【註】嘅讀者都知居屋係一個引誘冇能力置業者入局嘅一個糖衣毒藥、係一個扭曲福利政策嘅幸運大抽獎、係令土地資源錯配嘅劣政、係當房委會權傾天下之後(就如2000-1年居屋竟佔整體樓市供應超過七成!)與民爭利嘅一個癌症、亦係一項賦予房委委員無限權力干預自由樓宇經濟嘅一個腐敗因子,唔怪之得喺下屆特首人選未定兼行會資格未必有著落之時,連我哋呢位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都出嚟為自己嘅王國爭權壯勢,懶得理現任老闆點諗……

排外思潮湧現,非香江之福

政客最近多咗條復建居屋嘅理由,就係為咗排擠「內地購買需求」。此乃筆者擔憂嘅新生排外思潮(由敵視內地人買奶粉、因排斥外國醫生而導致排斥內地孕婦、至因內地人買樓而倒自己米—限制埋人哋嚟香港投資)!本人喺四月五日至十二日拙文《大禹教訓 香江服務業之師》及《土地供應當務之急 四萬單位非賣不可》已有討論點解呢種封閉內向嘅思維係治標唔治本,以及點解唯一既利己又利人嘅對策就係擴容。

作為一個開放型經濟體系,更處於當今咁激烈嘅城際競爭環境,香港基本上唔可以排擠任何對自己產業、人才、資金有增益嘅任何新趨勢,而以上所列嘅來自內地嘅奶粉、醫療、置業需求增加現象全部都係對本地嘅零售業(直接受惠嘅當然還有各相關環節嘅就業及收入)、醫療產業(及相關高知識高增值行業如精密儀器、醫藥科研)、銀行-地產-建築-設計產業鏈有長遠同持續嘅量與質嘅提升,更鞏固本港呢個優質信譽城市嘅地位,改善全民嘅福祉。

政府政客皆然,堵新需求以自斷米路

可惜從政府到政客都短視地以限制、堵塞、排擠呢啲新需求為己任,而毫無長遠引導、發展、壯大呢啲市場嘅遠見,就算最有效嘅市場經濟手段—價格都信唔過(譬如:非本地孕婦分娩服務加價至來港數目下降至一個可為本地醫院承受水平),情願構思哋扭曲市場嘅行政手段以顯示官員/政客「有所動作」,交貨算數。


羅馬嘅興盛因為佢長期吸納整個羅馬帝國內嘅最優秀資源、人才,從而豐富羅馬市民嘅生活水準、學術研究、思想活力,令佢成為當代最先進最優越嘅都會。喺星加坡正在用盡所有政策去重複呢個吸人吸金遊戲之時,喺大陸各城市爭相收納附近縣城市鎮為自己嘅行政區增磅之際,環球四望,卻只有喺香港先觀察到一種獨有嘅內向懼外思維,呢種導人頹敗嘅情緒無奈地卻正是執政官員及胡鬧政客共同用以「對外開戰來避免內亂」嘅錦囊妙計。


【註】筆者喺居屋問題上已引經據典甚多,在此舉多兩例較近期嘅:四月十九日蘋果日報嘅《利字當頭:復建居屋中產最傷》,及去年十月廿日商報嘅《為何不復建居屋?》

zh_HKChinese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