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排名與香港城市定位

近期港大副校長任命風波不停,適逢九月公布的《2015 QS世界大學排名》亦見香港大學排名錄得倒退並首次被香港科技大學超越成為全港第一,難免引起輿論將學術「倒退」歸咎於政治干預。QS研究研究機構負責人卻澄清政治事件不會對該大學過去12個月排名有影響,因為排名只計算大學硬件如資源、人數、學術文章認可度及國際化等因素,與學術自由、政治事件等軟件因素無關【參考1】。

筆者趁此時機嘗試以《QS世界大學排名2015》(下稱排名榜)內之數據為基礎,分析各社會經濟現象對排名榜結果的影響。

結論一:資源推高排名

一個比較容易理解的因果關係一定是向教育板塊所作的資源投入,在富裕國家,自然有足夠的金錢去資助高等院校所思考的研究課題,而【圖一】亦清楚顯示人均收入越高,則該國大學排名越高的現象。

上圖可見,英美大學評分高與其國家富庶不無關係,而香港亦符合此一現象。不過,中國為何能在人均收入低下之際,仍能製造出評分較高的院校?此問題將於下文分曉;另一個例外,則是中國的相反面—阿酋聯【圖中箭嘴所指】雖然受惠於石油帶來的巨大財富,卻因種種原因不能充分利用其優勢推高國內大學水準,實為可惜。

結論二:法治、新聞自由、廉潔政府對大學排名影響深遠

在眾多國際排名榜中,對學術排名較有影響的,除了金錢之外,其他直覺上較有聯繫的因素,應同學院學術自由有關,本節遂由此方向入手。 《貪污觀感指數》(即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是衡量接近180個國家地區市民對所屬地區政府、行政人員以至公務員的主觀貪污觀感覺的量化指數。如將排名榜中各地區排名最高之大學分數與相應地區貪污觀感指數分數作比對,可見廉潔程度越高(CPI分數越高代表該地區管治越廉潔),該地區中最頂尖大學的評分相應就會越高【圖二】,顯示兩者呈正比例線性關係。同時,就算將樣本擴大至各地區頭三位分數之大學,此相關性仍然明顯存在【圖三】,充分證明廉潔管治與大學優劣有密切連繫。

若以同樣方法將《RWB世界新聞自由指數2015》分數與相應地區最頂尖大學比對,會發現新聞自由度越高的地區(分數越低代表新聞自由度越高)往往大學具有更高排名【圖四】、其學術水平亦獲更廣泛認可;相反,新聞自由度低的地區往往大學水平普通,甚至未能進入排名榜頭500名之列。

最後,將《世界正義項目2014法治指數》與各地區最頂尖大學分數比對,發現大學排名較高的大學往往位於法治比較完善健全的地區,而法治水平低下的地區則大學水平普遍一般,沒有突出表現【圖五】。 以上三項指標,其實有某程度上的重疊【圖六】,筆者遂將三項指標綜合成一項獨立評分,再與排名榜大學分數對照,不出所料,結論亦與以上各分項所繪之圖表相吻【圖七】,證明法治、新聞自由、廉潔政府乃成功辦學所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

結論三:理工科可為院校爭取高分

上文提到中國能夠在低人均收入的情況下仍有高分院校的「反常」現象。當然,儘管人均收入較低,但是只要經濟總量夠大,仍有足夠的資源去集中催谷大學版的「國家隊」;中國身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自然有龐大的資源去催谷不止一隊似樣的「大學國家隊」。除此之外,理工科目佔整體大學人數之比重在中國國情下亦有助其大學名列前茅。 何以見得呢?理工科一向以「硬科學」為主,既有更多的課題及範疇需要作研究,亦因此能產生更多的研究成果,幫助院校在排名榜上爭分。加上理工科於國防太空上應用較多,不會如人文科般受上文所討論之自由、法治、貪腐觀念等因素影響教研質素。 此一「理工因子」亦解釋到為何在各地區名列前茅的學府多有理工強校在內:如華語區內,星洲國立大學、中國清華大學、香港科大皆有一半以上的學生是理工科,助其在排行榜上超越理工科比例少於四成之港大及上海復旦等【圖八藍區】。 「理工因子」在美國亦有異曲同工之效:名校中,麻省理工(六成以上理工科)遠遠拋離同是名校的哥倫比亞(一成不到)【圖八紅區】。在英國,同處倫敦的帝國學院(理工科接近七成)亦較英皇學院(不到兩成)排名高【圖八綠區】。

結論四:金融中心只要專心吸才,不須分神培養

上一節內結論之潛台詞就是,理工科目要巨大的空間(眾多實驗室、工場)及優秀的環境(紐約、倫敦皆非波士頓、劍橋之敵),此皆金融中心所在城市缺乏的條件。儘管如此,身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紐約及倫敦皆沒有本國數一數二之大學落戶其中:美國頭兩名乃哈佛麻省、英國頭兩名為劍橋牛津【圖九】,如果香港要成為亞洲時區的國際金融中心,實在無必要分散寶貴的土地、人力、金錢資源去製造自己的「世界隊」大學。與其樣樣貪第一,不如做好自己金融中心本分,否則弄巧反拙,芝麻西瓜都得不到。

結論五:私營模式更為優勝,政府不應說三道四

排名榜另一有趣現象是,名列前茅的國際學府中大多是私人辦學,而非靠官僚把持。如由第一名開始累計私校比例,名次越低,則官校比例越大【圖十】。此現象如果計入私校缺乏如公立對手般雄厚納稅人資源支撐這因素,實更令人驚嘆私企之執行力。其實只要與中學小學層面比較(私立中小學亦每每多是名校),則不難明白為何私立大學能脫穎而出,因為他們都反映一個經濟學真理:官僚的干預永遠比不上私企的積極性。

本港可以借鑒的方面包括:將各大院校私有化,同時擴大優才輸入計劃,令全世界有能之士能如英國人去倫敦、又或美國人去紐約般容易、無阻地來港奉獻其能,直情向紐倫開戰,爭奪世界最優秀的才俊。

而開放人才流入最迫切的第一步,就是拆走醫護人員的獨市壁壘,既提升公營醫院質素,又減低私營醫院收費,兼積聚本港成為高增值醫療服務中心所需的人才及知識,而非像現在這樣,只是製造少數本地畢業的星球人。

結語 此一研究帶給未來學生/家長甚麼新的結論?答案應該是:沒有。因為廣大的學子及家長早已得到同樣的結論,並在不自覺間用腳投票,將自己的前途託付予:富裕、平等、自由、廉潔國度的私立大學。本文只是將以上行為圖像化而已!


筆者特別鳴謝香港科技大學學生張旭源協助收集及整理本文相關的數據及圖表。
參考資料: 1) 科大全球大學排28 超越港大 2015-09-15 經濟日報

zh_HKChinese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